由于影像檢查的廣泛應用,似乎被診斷為頸椎病的在臨床上很多。這其中有老年、中年甚至有一部分是青年人。頸椎病是個癥狀較復雜的疾病,也稱頸椎關節(jié)綜合征,因頸椎間盤退行性變性、周圍骨質、小關節(jié)及軟組織發(fā)生的一系列病變,壓迫或刺激頸神經根、脊髓、椎動脈等組織而產生的一組綜合病癥,且因受累部位、受壓迫組織及壓迫程度不同而有不同的表現(xiàn)。眩暈、頸肩疼痛、上肢麻木疼痛、肌肉無力甚或萎縮、頭重腳輕步履蹣跚,甚至猝倒等。
頸椎病一名,中醫(yī)并無記載,但根據(jù)其臨床特點可以歸納在眩暈和痹癥內,并且以痹癥為多見。沈金鰲《雜病源流犀燭》說“凡頸項強痛,肝腎膀胱病也,三經受風寒濕邪”而成?!夺t(yī)學心悟、項急強》謂“項脊者,太陽經所過之地,太陽病則項脊強也”,《證治準繩》“頸項強急之證多由邪客三陽經也”。因風寒濕侵襲、長期勞損導致氣血運行不暢,致使經氣不利,絡脈痹阻,不通則痛,也可致痰瘀互結。總而言之,本病由諸多因素導致筋膜、肌肉失養(yǎng)而不能很好地約束關節(jié)致使關節(jié)失穩(wěn),而產生“骨錯縫、筋出槽”,壓迫軟組織、神經才有的頸椎病,也是筋病。那么頸椎病的癥狀這么復雜,能不能有一個約法來統(tǒng)治呢?我這么多年也遇過很多頸椎關節(jié)綜合征,以我的經驗來看,除了急性眩暈見證可以從痰飲論治外(這個在傷寒論中的痰飲治法不再贅述),其余見證均可以痹癥論治。仲景先師說“太陽病,脈浮,頭項強痛而惡寒”,“太陽病,項背強幾幾,無汗惡風者,葛根湯主之”,“太陽病,項背強幾幾,反汗出惡風者,桂枝加葛根湯主之”,看來,項背強的情況是太陽病,要葛根主治了。至于上肢的麻木、沉重、疼痛,我在別的文章中已經說了,可治從血痹證,黃芪桂枝五物湯是的方。
尚某,五十四歲,供銷社職工,下崗多年,閑來無事,愛上了碼長城,常酣戰(zhàn)一天兩夜而不下火線,久而久之,這個脖子就患上了僵痛的毛病,休息休息也就緩解了。因姑娘在廣州工作,年初生了小孩子,老兩口就去了廣州,這一去,雖然沒有牌友打牌了,可是病來啦,整天頭昏昏呼呼的,眼睛看東西定不準位,就是眼花了,腳底下像踩了一疙瘩棉花,脖子嘛,倒是不怎么難受,可雙臂重,手麻,心臟還時不時的亂跳。有一次出門還因為頭暈眼黑摔了一跤,老伴嚇的不輕,怕“中風”了,再出門就專業(yè)保鏢護衛(wèi)了。去廣州某醫(yī)院檢查,光是費用就花了幾千塊,從頭發(fā)稍檢查到腳后跟,除了頸椎發(fā)現(xiàn)有多椎間隙椎間盤膨出外,啥也沒查出來。住了一個月醫(yī)院,除了長胖了幾斤肉,沒有任何療效,他又不聽醫(yī)生的建議做手術。廣州的天氣比較悶,心臟又不舒服,到了夏天只得回來了。病沒好還要治呀,又到空軍醫(yī)院去再次檢查,怕廣州醫(yī)院漏診了,CT、磁共振都又重做了,手里拿了好幾張片子,又住院什么的,這下好,幾折騰兩三萬出手嘍。他的一位堂弟和我很要好,幾經勸說,只好來我這兒試試看。問清前因后果,我讓他坐正,按壓頭頂,就覺得兩臂明顯酸麻的厲害(這個體征有些患者也沒有),脖子不強痛,可是倆肩胛骨中間牽扯強疼不適很久了。脈診、舌象都無大異。雖然癥狀復雜,但總是要抓主證為治,按常法出牌,黃芪五物湯合葛根加味:綿黃芪20克、桂枝尖20克、白芍藥20克、粉葛根30克、威靈仙15克、桑枝尖30克、川芎片12克、雞血藤30克,生姜30克,七劑。同時把脖子扳了一次。端坐,囑患者意念放松。先用手法輕輕按摩松弛頸部肌肉,左手托住枕部,右手托住下頜,上提、左右搖晃數(shù)次,感覺晃腦袋如搖“撥浪鼓”一般輕松無抵抗力了,加大左右擺動角度,再稍運力,往右側(先往左側也可)做一次最大角度的轉動,就聽得“咔吧”一聲,對側也如此。當然,也不可強求聽到聲音,很多時候也只能聽到一側出現(xiàn)。這個扳脖子的力度要以意念控制,力道小了達不到目的,大了就有可能造成損傷,其結果可以想象。術畢,帖千里香兩張。七劑藥后即感各種癥狀都減輕了不少。姑娘又來電催老兩口去廣州,只得帶藥十劑,有啥問題回來再說吧。
頸椎關節(jié)綜合征按壓迫部位不同,在上頸椎的病變可引起枕后疼痛、頸強直、頭昏、耳鳴、視力障礙、以及發(fā)作性昏迷、猝倒;中頸椎的病變可產生根性疼痛及頸后肌、椎旁肌萎縮,甚至膈肌也可受累;下頸椎的病變可產生頸后、上背、肩胛區(qū)、甚至胸前區(qū)的疼痛。還有按臨床表現(xiàn)不同的分類法,有神經根型,以頸枕部及頸肩部陣發(fā)或持續(xù)疼痛為主,這類最多;椎動脈型,以發(fā)作性眩暈、惡心、嘔吐為主;還有以肢體麻木、酸脹無力、步態(tài)不穩(wěn)等為主的脊髓型及頭昏、視物模糊、心律失常的交感型。這幾種類型特別是年紀較長者常?;旌铣霈F(xiàn),給治療帶來了困難,常使人有無從下手之感,我治療此病也經過了一個摸索的過程,最后得到了一個定法,不管是何種表現(xiàn),最終以益氣舒筋宣痹為主治,隨見證加減藥物,收到了較好的療效,擬定處方為;黃芪20—50克、桂枝10—20克、(赤)白芍10—30克、葛根20—50克、威靈仙10—30克、桑枝20—30克、雞血藤30—50克,此為基本方。后腦疼、肩背困重加羌活,上肢麻木加當歸、川芎,疼痛加片姜黃、元胡,有瘀血表現(xiàn)者,加蘇木,甚者加服“乳沒血甲散”,心悸加丹參養(yǎng)心。常抓住最主要病痛側重用藥,表現(xiàn)不重要者即可忽視,多十劑以內見效。
我在“治頸椎間盤突出”文中提到的夫人堂弟,手術已過去兩年了,基本喪失了勞動力,今年夏天某日在漢江里泡了幾小時,其后雙手麻木,再也不敢去醫(yī)院,他那個裝了金屬骨節(jié)的脖子是誰也再不敢亂動的。找我吃了十五劑藥,基本方加薏苡仁30克、蘇木10克解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