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早期受聘擔任浙江大學生命科學學院院長的管敏鑫教授長期從事線粒體遺傳學和母系遺傳病致病機制研究,是國際上該領域的知名專家。近期其研究組與復旦大學等研究機構合作,發(fā)現了中國大陸一個漢族大家系中存在一種與非綜合征性耳聾有關的線粒體基因突變,為耳聾的早期診斷、預防及治療提供了新理論。這一研究成果公布在英國醫(yī)學會刊《醫(yī)學遺傳學期刊》雜志上。
耳聾是一種嚴重影響生活質量和交流的常見疾病。它可以由單一基因突變或不同基因的復合突變引起,也可由環(huán)境因素,或基因與環(huán)境兩者共同作用而致。50%的兒童期耳聾被認為與遺傳因素有關,而70%的遺傳性耳聾表現為非綜合征耳聾(即除耳聾外不伴有其他癥狀和體征)。目前已發(fā)現多個與非綜合征耳聾相關的隱性基因和顯性基因,這些基因又存在在數目眾多的耳聾突變位點,了解這些具體基因信息對于大規(guī)模開展耳聾基因篩查及診斷具有重要意義。
在這篇文章中,研究人員通過臨床與實驗室研究,在中國大陸的一個漢族大家系中發(fā)現線粒體tRNAHis 基因的12201T>C突變可能與非綜合征性耳聾有關。
研究組成員發(fā)現該家系的耳聾有具有典型的母系遺傳特征,在這個祖孫5代的大家系中,平均的發(fā)病年齡為29歲。這部分患者的線粒體基因組tRNAHis12201T>C發(fā)生了突變,引起線粒體呼吸鏈功能缺陷,最終引起耳聾的發(fā)生。這一研究成果為耳聾的早期診斷、預防及治療提供了新的理論依據。
管敏鑫教授研究組今年還在世界上首次發(fā)現遺傳性線粒體功能缺陷與高血壓相關,從而詮釋了母系遺傳高血壓的發(fā)病機制,為高血壓的早期診斷、干預和防止提供了新的理論依據。研究成果公布在《Circulation Research》上。
這一題組通過對來自山西洪洞縣一個原發(fā)性高血壓家系進行普查,發(fā)現了典型的母系遺傳特征:在這個祖孫5代共108人的大家族中,源于同一母性祖先的27個母系親屬成員中有15人的血壓高于140/90 毫米汞柱,而81位非母系成員中僅有7人患有高血壓。進一步研究表明,這部分患者的線粒體基因組發(fā)生了突變,造成線粒體呼吸鏈功能缺陷,能量供應不足,氧自由基水平升高,引發(fā)高血壓。
研究人員發(fā)現了由母系遺傳的線粒體基因缺陷造成原發(fā)性高血壓的致病機理。 這是世界上首次發(fā)現遺傳性線粒體功能缺陷與高血壓相關,從而詮釋了母系遺傳高血壓的發(fā)病機制,為高血壓的早期診斷、干預和防止提供了新的理論依據。
2015年5月19日,由澳大利亞藥理學會和英國藥理學會主辦的澳-英聯合藥理...[詳細]
2月28日,GW制藥宣布美國FDA授予該公司用于治療兒童Lennox-Ga...[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