乳糜瀉(celiacdisease)亦稱為麥膠性腸病,目前認為是有遺傳因素參與的自身免疫性疾病,歐美國家患病率約為1%。盡管我國和日本報告的病例較少,但我們仍有必要重視和開展相關診治工作。
一、乳糜瀉臨床特點
乳糜瀉可出現(xiàn)于不同年齡,可在斷乳后進食谷類輔食后發(fā)病,也有30~50歲起病者,女性多見。
在有自身免疫性疾病患者中,乳糜瀉檢出率增高,如1型糖尿病、甲狀腺炎、自身免疫性肝炎、原發(fā)性膽汁性肝硬化、原發(fā)性硬化性膽管炎等。經典臨床表現(xiàn)有脂肪瀉、消瘦和無力等。不典型病例最常見,患者胃腸道癥狀不明顯,可有便秘,常因其他癥狀就診,缺鐵性貧血、骨質疏松、身材矮小、閉經不孕、抑郁、肌無力和皰疹樣皮膚病等多見。
英國全科醫(yī)生診斷的乳糜瀉患者,以腹瀉、貧血和抑郁焦慮為最常見的就診癥狀。
二、乳糜瀉診斷
診斷乳糜瀉的金標準是小腸黏膜活檢示絨毛萎縮。
馬什(Marsh)將十二指腸黏膜活檢結果分為4級。
1級為上皮內淋巴細胞數(shù)量增多,黏膜結構正常。
2級除上述改變還有隱窩增深。
3a級部分絨毛萎縮,3b級絨毛次全萎縮,3c級為全部絨毛萎縮。
4級為絨毛萎縮和再生低下。
因黏膜病變可散在分布,建議在十二指腸降段取4塊標本;一成患兒可表現(xiàn)為球部病變,降段樣本陰性,有學者建議在球部也取4塊標本。約10%患者血清抗體與腸黏膜活檢結果不一致。黏膜活檢并非特異性指標,許多疾病亦可出現(xiàn)絨毛萎縮,如結核、克羅恩病和惠普爾(Whipple)病等,故患者對無麥膠飲食反應良好,也是診斷條件之一。有學者提出對疑似患者篩查HLA-DQ2和DQ8、血清抗TTG抗體和進行小腸活檢,以便于早期診斷。
三、乳糜瀉治療
終身食用嚴格的無麥膠飲食,禁食小麥、大麥、黑麥制品和啤酒,是否可食用燕麥制品尚有爭議。起始正確飲食治療2~4周后,患者癥狀和活檢結果即有好轉。5%患者因嚴重腸黏膜絨毛萎縮發(fā)展為頑固性乳糜瀉。少數(shù)患者在好轉后病情又加重,應警惕并發(fā)T細胞性淋巴瘤和腸腺癌可能。患者有時無法堅持無麥膠飲食,雖可食用大米、玉米、小米、蕎麥、土豆、黃豆、豌豆和堅果等食品,但可因家外就餐而致進食不當。
已有研究用乳酸桿菌等微生物或酶制劑,使小麥粉中的麥膠脫氨,達到去抗原作用;但在人體試用不多,缺乏動物模型。
闡述了病案分析的重要意義、思路和方法。各論分為四章,包括口腔內科學、口腔頜...[詳細]
管治療術是治療牙髓病和根尖周病的有效手段,其技術理論、操作規(guī)范、材料器械、...[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