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美科學家合作取得的一項新成果可望徹底改變防控瘧疾的方式:讓蚊子感染一種特殊的細菌,從而具備抵抗疾病的能力,并能將這種能力傳給后代。
以蚊制蚊
蚊子是疾病的理想載體,能直接將病原體注射到人的血液里,而且機動性強、繁殖迅速,能傳播瘧疾、登革熱、乙型腦炎和西尼羅河熱等等,其中對人類威脅最大的是瘧疾。據世界衛(wèi)生組織估計,全球約一半人口面臨瘧疾風險,2010年約有2.19億瘧疾病例,66萬人死亡,大多數是非洲兒童。
目前普遍使用的控蚊方法是推廣用殺蟲劑處理過的蚊帳,并在室內噴灑殺蟲劑,主要是擬除蟲菊酯。這種殺蟲劑便宜、長效、相對安全,但這些優(yōu)點也意味著它會被濫用,容易催生蚊子的耐藥性。
釜底抽薪的做法是從蚊子本身著手,培育特殊的蚊子。
細菌帶來的生殖優(yōu)勢
在這種情形下,一類稱為"沃爾巴克氏體"的細菌異軍突起,成為控蚊的新希望。沃爾巴克氏體是一種常見于昆蟲(包括許多種類蚊子)體內的寄生細菌。它的一大特點是,攜帶它的雌蟲與任意雄蟲都能成功繁殖,并將細菌傳給后代,而不攜帶這種菌的雌蟲與帶菌的雄蟲生育的后代不能存活。也就是說,細菌使其宿主擁有生殖優(yōu)勢,能夠迅速傳播開來。
科學家起初的想法是,給蚊子植入抵抗人類傳染病的基因,再借助沃爾巴克氏體使抗感染能力代代相傳。然而一大難處在于,不同疾病由不同的蚊子傳播,需要找到合適的菌株,以使需要改造的蚊子產生穩(wěn)定的感染。2005年,在美國約翰斯·霍普金斯大學工作的華人科學家奚志勇發(fā)表了一項重要成果:成功地用沃爾巴克氏體感染了埃及伊蚊。
幾年后,澳大利亞科學家發(fā)現,根本就不需要植入特殊的抗感染基因,僅僅是感染沃爾巴克氏體,就能使埃及伊蚊無法傳播登革熱。另一些研究發(fā)現,沃爾巴克氏體感染對其他一些病原體也有同樣效果。
給蚊子卵打針
瘧疾由按蚊傳播,按蚊對環(huán)境高度敏感,很難在實驗室里建立適合它們生存的環(huán)境,而且它們難以被沃爾巴克氏體感染。
但奚志勇的研究小組做到了。目前在美國密歇根州立大學工作的奚志勇與中國中山大學醫(yī)學院的卞國武不久前在《科學》雜志上報告說,他們借助胚胎顯微注射技術,使斯氏按蚊穩(wěn)定感染了沃爾巴克氏體,并傳播了至少34代,實驗所用的蚊子群體完全被感染。
奚志勇透露,成功注射的秘訣之一是先從蚊子卵中吸取出一點細胞質,以騰出空間,避免因注射而漲破。小組對數以千計的蚊子卵進行注射,有一只雌蚊活了下來并成功地將感染傳給后代。引入雄蚊之后,這只雌蚊的后代迅速占領了整個群落。經過34代的繁衍,其家族的沃爾巴克氏體感染率仍保持在100%.
這一菌株并不能完全阻斷瘧原蟲在蚊子體內的生命周期。攜帶瘧原蟲的這批蚊子仍能傳播瘧疾,只是效率大為降低。另一個重要問題是,被感染的蚊子在野外環(huán)境中是否能產生足夠多的后代,如果不能,它們就無法與野生種群競爭,起不到防控效果,奚志勇表示計劃就此再發(fā)表一篇論文。
這項成果首次證明,用沃爾巴克氏體穩(wěn)定感染按蚊是可行的。今后有可能發(fā)現效果更好的菌株,產生的抗瘧能力更強,并且適用于其他蚊子。與殺蟲劑、疫苗和抗瘧藥物相比,這種方法更加經濟、環(huán)保、徹底,并且對窮人和富人一視同仁。
最新!醫(yī)生的平均年薪由改革前2011年的5.65萬增加到2023年的19....[詳細]
連續(xù)工作滿15年或累計工作滿25年且仍在崗的鄉(xiāng)鎮(zhèn)衛(wèi)生院專業(yè)技術人員,在滿足...[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