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首頁 > 消化內科醫(yī)學進展 > 羅馬III對功能性消化不良的診斷尚需完善
消化不良是上消化道的一個癥候群。在社區(qū)中,消化不良的患病率在5%到40%之間。消化不良不僅影響患者生活質量而且增加社會醫(yī)療開支。如果能通過癥狀區(qū)分出器質性消化不良和功能性消化不良,那么在消化不良方面的醫(yī)療開支可能會降低。盡管7年前就確定了用于診斷功能性消化不良的羅馬 III 標準,但是該標準的有效性尚未在嚴格實施的研究中得到確認。
英國利茲市胃腸病學院的Alexander C Ford博士等開展了一項診斷性試驗,表明羅馬 III 標準在診斷功能性消化不良方面并不優(yōu)于舊定義,文章于2014年1月11日在線發(fā)表在Gastroenterology上。
該項診斷性試驗在2008年1月至2012年12月就診于加拿大安大略省漢密爾頓市兩所醫(yī)院的胃腸病門診病人中進行,試驗未經(jīng)選擇地納入連續(xù)的大于16歲的新患者。除了排除不認識書面英語的患者,沒有其它排除標準。最終獲得并分析了1452名有胃腸道癥狀的連續(xù)的成年患者的全部癥狀、上消化道內鏡檢查數(shù)據(jù)和組織學數(shù)據(jù)。
上消化道內鏡檢查正常及活檢樣本的組織病理學無異常發(fā)現(xiàn)的患者被歸為無器質性胃腸道疾病。功能性消化不良的參考標準為:有上腹痛、上腹燒灼感、餐后飽脹和早飽癥狀的任一種或多種,且上消化道內鏡或組織學活檢(如果可獲得)未發(fā)現(xiàn)可以解釋這些癥狀的器質性上消化道病變。
上腹痛綜合征的參考標準為:有任意程度的上腹痛或上腹灼熱感,且上消化道內鏡檢查未發(fā)現(xiàn)器質性的上消化道病變,組織學活檢(如果可獲得)結果正常。餐后不適綜合征的參考標準為:有任意程度的餐后飽脹或早飽且上消化道內鏡或組織學活檢(如果可獲得)未發(fā)現(xiàn)可以解釋這些癥狀的器質性疾病。
以參考標準為金標準,分別計算了羅馬III標準和羅馬Ⅱ標準在診斷功能性消化不良上的敏感度、特異度、陽性似然比、陰性似然比、受試者工作特征曲線下面積和95%的可信區(qū)間。
結果顯示:在1452名患者中,722名(49.7%)符合羅馬 III 標準定義的功能性消化不良,在這些符合羅馬 III 標準的患者中,有170名(23.5%)內鏡下發(fā)現(xiàn)器質性胃腸道疾病。羅馬 III 標準診斷功能性消化不良的敏感度為60.7%,特異度為68.7%,陽性似然比為1.94 (95% CI,1.69–2.22),陰性似然比為0.57 (95% CI, 0.52–0.63)。
與之形成對比的是,羅馬Ⅱ標準診斷功能性消化不良的敏感度為71.4%,特異度為55.6%,陽性似然比為1.61 (95% CI, 1.45–1.78),陰性似然比為0.51(95% CI, 0.45–0.58)。這兩種診斷標準中的ROC曲線下面積無顯著差異。
研究得出結論,在含有1452名有胃腸道癥狀的患者的效度研究中,羅馬 III 標準在診斷功能性消化不良方面表現(xiàn)一般,并不顯著優(yōu)于舊定義。
從該項研究來看,現(xiàn)有的功能性消化不良的診斷標準的診斷效度一般,同時也突出了一個事實:盡管為更好地區(qū)分功能性消化不良和器質性消化不良做了不斷的努力,但尚未得出一種確切有效的診斷方法,也可能要從根本上質疑羅馬標準的合理性,未來可能需要一種全新的方法來診斷功能性消化不良。
腸易激綜合征(IBS)是一種常見的胃腸道障礙,以腹痛或腹部不適為特征,伴有...[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