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首頁 > 心血管內(nèi)科醫(yī)學進展 > 抗心律失常藥物的合理應用(7)
(十三)苯妥英鈉(Phenytoin,Dilantin,DPH)
1.藥理作用
屬ⅠB類抗心律失常藥。在洋地黃中毒時可使房室傳導時間和房室結不應期縮短,減少自律性,減小浦肯野纖維4相坡度。皮外,苯妥英鈉可能降低心排血量,增加左室舒張末壓,可能引起血壓下降??拱d癇,對大腦皮質(zhì)運動區(qū)有高度選擇性抑制作用;抗周圍神經(jīng)痛。
2.藥代學
口服吸收慢,個體差異大,高峰血濃度出現(xiàn)在2~8h。充分藥物作用出現(xiàn)在口服7~10天后。停藥后作用仍可持續(xù)1周左右。靜脈注射作用發(fā)生于5~20min。治療血濃度10~20μg/ml,高于16μg/ml可能中毒??捎陟o脈負荷量后2~4h,取血測濃度以明確治療濃度是否已達到??诜幬铮?周后開始可測下次劑量前的谷濃度。蛋白結合率高,約90%。5%以原形自尿排出;主要在肝代謝,代謝慢,苯環(huán)被肝微粒體羥化,再與葡萄糖醛酸結合,經(jīng)膽汁、尿排出。其清除取決于肝代謝能力,T1/2在成人一般為24h(20~30h),肝病時可延長。
3.適應癥
本品為一種二線抗心律失常藥,很少單獨應用。目前主要用于洋地黃毒性反應引起的異位心律,如房性心動過速、房顫、房撲、室早、室性心動過速等。
4.禁忌證
伴完全性傳導阻滯的室上性心動過速(非洋地黃所致);肝、腎功能衰竭。血漿蛋白低患者慎用,應適當減量。
5.用法、劑量
粉針劑每支0.1g或0.25g。靜注每次100mg(注射用水5~10ml稀釋),3~5min緩慢注射,每隔5~10min可重復,共3~4次。為維持治療可改口服,每次0.1g,每日3~4次。
6.不良反應
靜脈注射過快可引起低血壓、休克、呼吸抑制、心動過緩、傳導阻滯、心室顫動、心停搏,甚至猝死。注射速度每分鐘不超過50mg,以防其發(fā)生。中樞神經(jīng)反應有頭暈、頭痛、眼球震顫、運動失調(diào)、嗜睡、語言障礙。長期服用可發(fā)生惡心、嘔吐、厭食、牙齦增生、皮疹、白細胞減少、全血減少或巨細胞性貧血(葉酸缺乏)、紫癜等。
7.藥物引互作用
可誘導或抑制肝混合性功能氧化酶的藥物均可改變DPH代謝。
與華法令等雙香豆素口服抗凝藥合用,彼此的血濃度均增高(服DPH,且需口服抗凝劑時,最好換苯茚二酮);阿司匹林、丙戊酸鈉等取代血漿蛋白結合,可一過性增加DPH作用;異煙肼、安定藥、三環(huán)類抑制劑等抑制肝代謝,也增加DPH血濃度,加強其作用,DPH可加強心得安作用。
(十四)異丙腎上腺素(喘息定,異丙腎,Isoproterenol,Isoprenaline,Isuprel)
1.藥理作用
為一種強的合成擬交感胺的非選擇性β受體激動劑(表22-5);增快心律及心肌收縮性;擴張腎及腸系膜血管,此外,也降低周圍血管阻力;增加心排血量,輕度增加收縮壓,但降低平均動脈壓;對心臟組織的興奮性和傳導性一般增加;增加心肌氧耗量。松弛平滑肌,使變態(tài)反應性刺激后的組胺釋放減少;松弛妊娠子宮。在人體的主要代謝作用為使游離脂酸稀放。臨床作為支管擴張劑、心臟刺激劑以增加房室傳導和抗休克藥用。
2.藥代學
口服吸收完全,但有明顯的“首過”代謝。在小腸經(jīng)硫化作用。T1/2為2.5h。靜脈給藥的代謝情況不同于口服或吸入。靜脈注射后,66%以原形排出,其余游離或結合為3-間-甲基代謝物??诜?,排出的原形占6%~10%;3%~11%以主要結合型3-間-甲基異丙腎排出,其余80%為與硫酸結合的異丙腎形式。3-間-甲基異丙腎為一種非常弱的β腎上腺受體拮抗劑。舌下給藥,于15~30min開始作用,持續(xù)45min至2h。
3.適應癥
抗休克,特別當感染性休克伴有周圍血管收縮時;Ⅲ度房室傳導阻滯,包括在急性心肌梗死時;治療哮喘。
4.禁忌證
急性心肌梗死心源性休克時因本品有增加心肌氧耗量作用,一般主張不用。伴血容量不足情況應先擴張血容量,再用異丙腎。
5.劑量、用法
抗休克,在初步擴張血容量后,用0.2~0.4mg異丙腎加入200ml溶液,靜滴(每支1mg/2ml)。根據(jù)心律反應調(diào)整速率。高度房室傳導阻滯,心律低于40次/min,0.5~1mg加入5%葡萄糖液200~300ml,靜滴。輕者可10mg舌下含服,每日3次。每片10mg。
6.不良反應
心動過速;心律失常(室早、室性心動過速);心悸、頭痛、頭暈、面部潮紅、肌肉震顫、恐懼等。為控制毒性必要時可用β受體阻滯劑。
7.藥物相互作用
與其他擬交感胺藥物(如腎上腺素等)、氨茶堿等合用可能增加其毒性。
(十五)鉀鹽
1.藥理作用
體內(nèi)鉀大部分集中細胞內(nèi),是細胞內(nèi)主要陽離子,參與細胞內(nèi)滲透壓和酸堿平衡調(diào)節(jié)、糖及蛋白質(zhì)合成和能量代謝、神經(jīng)沖動傳導以及心肌和骨骼肌收縮等。心肌細胞內(nèi)、外鉀濃度對心肌的自律性、傳導性和興奮性都有影響。低血鉀增加浦肯野纖維自律性,增加靜止膜電位和復極速率,使機體對洋地黃敏感性也增加,可誘發(fā)多種心律失常;高血鉀抑制心肌自律性、傳導性和興奮性。
2.藥代學
正常成人自食物攝取鉀,每日約2~4g,大部分自腸吸收。正常血鉀濃度3.5~5mmol/L。鉀離子很快進入細胞內(nèi),細胞外液中過量的鉀離子迅速經(jīng)腎由尿排出。
近期,美國心臟學會(AHA)發(fā)布了家族性高膽固醇血癥的相關事宜的科學聲明,...[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