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怕小兒來采血?采血“老司機”帶你飛!
我是門急診護士,有時候門診檢驗室忙不過來的時候,會被臨時安排到采血室?guī)兔?。成年人采血,血管再難扎,好歹還是能找到血管的??墒?,小孩子就不一樣了。每當我看到有家長抱著一歲左右的小兒上來采血時,心理就有些怯了,有時候,找遍小孩的雙手、雙臂、雙足,還是看不到一條像樣的血管,真是一個頭兩個大,化驗室主任是個“老化驗”,每次我們扎不上的時候,就會去“搬救兵”?,我看到主任實在扎不上的時候,會采頸外靜脈的靜脈血,可也不能每次都去找主任啊?想向大家請教下小兒頸外靜脈采血的護理要點,希望老師們不吝賜教!
從話題中,我們可以看出,護士小蕾是個勤奮好學的年輕護士,她能夠看到臨床問題,并有進取心,用心揣摩,想辦法解決問題,這是臨床醫(yī)護人員最可貴的探索精神,就憑這一點,鍥而不舍,積極進取,我們有理由相信,小蕾這樣的年輕醫(yī)護,在臨床上很快就能飛速成長,并能在工作中獨當一面,真心給小蕾們一個大寫的“贊”!
在臨床一線,通常情況下的靜脈采血,醫(yī)護人員喜歡選擇走向直、粗大、充盈、彈性好、易固定的靜脈血管。成年人最常用的部位,一般以上肢肘正中靜脈、頭靜脈、貴要靜脈做為首選采血部位,操作時,會注意避開靜脈瓣、靜脈結節(jié)、水腫或疤痕部位。當肘部靜脈充盈不明顯時,次選部位,可選擇手背部、手腕部、外腳踝部靜脈甚至股靜脈等做靜脈穿刺點。這些都是臨床人員常采用的靜脈血管和采血方法。
小兒靜脈采血,我們也是首選采取這樣的選擇血管順序,但如果你找遍這些部位,還是找不準一條合適的血管采血時,采血人員還有一個最后的“絕招”——為患兒進行頸外靜脈采血。
1、治療臺仰臥法:將患兒仰臥于治療臺的一端,用大毛巾自肩部包好患兒,助手站于患兒對側,懷抱患兒,雙手固定患兒頭部,協助扶持,用毛巾或枕頭將肩部稍抬高,頭偏向一側,頭稍低于身體平面,盡量讓患兒啼哭,這樣可使頸靜脈充分顯露,按常規(guī)消毒皮膚,選用7號一次性頭皮針(采血針)與一次性注射器(負壓采血管)連接,穿刺點在下頜角與鎖骨上緣連線中1/3處,以左手食指壓迫穿刺點的遠端,拇指拉緊穿刺點下方皮膚,在距靜脈最隆起處1—2cm處與皮膚平行進針,見回血后固定針頭,抽取所需血量后拔出針頭,用無菌棉球按壓針眼3-5分鐘。
2、抱持法:一人(患兒家長)懷抱小兒,助手在一旁固定小兒頭部,頭偏向一側,繃緊頸部皮膚,暴露一側頸外靜脈,其余操作方法同上。這種方法,適用于患兒不愿意離開家長懷抱的情景。為避免受到患兒家長的情緒干擾,可讓患兒家長頭扭向對側,不看采血者的操作。
1、抽血時注意觀察病情變化,凡危重患兒、心肺功能不全患兒,不宜做頸靜脈穿刺。
2、由于患兒頸部的皮膚較之別的穿刺部位較松,進針時要細致、輕柔,動作不要過猛,以免穿透血管造成血腫。
3、脫水患兒的采血,進行此類靜脈穿刺時要特別小心,由于患兒血容量減少,所以靜脈空虛、扁癟。應采取挑起進針法,即細心地把針頭刺入血管肌層,將針放平,待患兒哭鬧血管充盈時,趁機穿刺,針尖以斜面滑入血管內有失阻感,很快即可看到回血,操作成功。
4、穿刺技巧:由于頸外靜脈采血不同于可以使用止血帶的普通血管穿刺,穿刺前可用左手拇指和食指,分別固定血管兩端,以30°斜角進針,回血后,針頭稍挑起,順著血管進入少許即可。
5、為避免患兒家屬的干擾,可讓患兒家屬在采血室外回避,采用三人固定采血法,一人固定患兒身體,一人固定患兒頭部,暴露血管,利于操作,一人手持采血針,進行操作。所有采血人員,都要心理素質過硬,操作輕柔,既要保證一針見血,順利完成采血任務,又要體現對患兒的人文關懷,取得患兒家屬的滿意和配合,嚴防醫(yī)患**。
目前臨床上對妊娠劇吐的治療方式主要有兩種:家中治療和住院治療。但由于妊娠劇...[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