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首頁 > 腫瘤科醫(yī)學進展 > 美研發(fā)出可“偵察”到腫瘤的納米粒子
美國研究人員最新開發(fā)出一種納米粒子,外表呈棒狀,可以隨血液流動“偵察”到腫瘤部位,幫助將藥物指引到病灶處,從而有效消滅腫瘤。
美國麻省理工學院等機構的研究人員在英國新一期《自然·材料》雜志報告說,腫瘤部位的血管通常會有病態(tài)變大的孔洞,納米粒子進入這些孔洞中會**周邊組織,使機體發(fā)出一種類似有傷口要求凝血物質聚集的信號。此時,另外一種攜帶藥物的“攻擊型”納米粒子就會循信號而來,幫助消滅腫瘤。
通常情況下,注射的癌癥藥物最終抵達腫瘤部位的比例非常低。過去也曾研發(fā)出一些同時肩負“偵察”和“攻擊”兩種功能的納米粒子,與常規(guī)方式相比可將有效抵達腫瘤部位的藥物量提高幾倍。
本次研究顯示,把“偵察”與“攻擊”兩個功能分開,效果會更好。動物試驗中,采取這種方式后抵達腫瘤部位的藥物量與常規(guī)方式相比提高了40倍,實驗鼠體內腫瘤的生長也隨之停止。
不過研究人員也表示,在這項成果應用于人類臨床前,還需要解決的一個問題是如何確保“偵察兵”發(fā)出的信號不為其他生理活動所干擾,因為癌癥病人有時身體其他一些部位也會發(fā)出凝血信號,這時就要想辦法保證藥物不傷及正常的機體組織。
肺癌已成為我國惡性腫瘤發(fā)病率和死亡率之首,分別占比19.59%和24.87...[詳細]
在我國,肺癌發(fā)病率位居惡性腫瘤首位,約為46.08/10萬,占所有惡性腫瘤...[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