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首頁 > 消化內(nèi)科醫(yī)學(xué)進展 > 腸炎中醫(yī)診療技術(shù)(2)
其他療法
1.耳針
[取穴] 大腸、小腸、腹、胃、脾、神門。
[操作] 每次取3~5穴,毫針刺急性腸炎留針15分鐘,每日1~2次;慢性腸炎留針30分鐘。
2.臍療
[取穴] 神闕。
[操作] 五倍子適量研末,食醋調(diào)成膏狀敷臍,傷濕祛痛膏固定,2~3日一換。適用于久瀉。
3.穴位注射
[取穴] 天樞、足三里、上巨虛。
[操作] 每次取1~2對穴位,用維生素B10.3~0.5毫升,或用蒸餾水3~5毫升,針刺得氣后,作穴位內(nèi)注射,可連續(xù)注射3~5天。取天樞、上巨虛,用黃連素注射液或維生素B1、維生素B12注射液,每穴每次注射0.5~l毫升。
4.灸法
[取穴] 天樞、關(guān)元、神闕。
[操作] 用直接灸法,以桐籽大艾炷,每穴灸5~7壯,每日或隔日一次,10次為一療程。天樞和關(guān)元可交替使用,或在針刺后加灸亦可,如灸神闕須用隔鹽灸或隔姜灸。本法對寒濕型腸炎或脾胃虛弱型腸炎具有較好的療效。此外,急性腸炎,還可用艾條作雙側(cè)外踝尖懸灸,灸至局部皮膚灼熱,潮紅,可持續(xù)熏灸10~20分鐘。
5.三棱針
[取穴] 足三里、公孫、內(nèi)庭、厲兌。
[操作] 每次選用2~3穴,用三棱針迅速刺入皮下,深約一分許,再迅速拔出,手法要輕捷,快速無痛,針出后出血5~15毫升不等,以血色轉(zhuǎn)紅為佳,出血不暢者,可于針后拔罐,以出盡惡血。
6.埋線
[取穴] 天樞、大腸俞、關(guān)元。
[操作] 每次選用兩穴,按埋線法操作常規(guī),穴內(nèi)埋入羊腸線兩厘米,術(shù)后局部敷以消毒紗布,以防感染,20~30天治療一次。
適宜技術(shù)
隔藥灸治療潰瘍性結(jié)腸炎技術(shù)
[取穴] 天樞(雙)、氣海、關(guān)元。
[操作] 患者取仰臥位,暴露腹部,將做好的藥餅放在待灸穴位,點燃艾段上部后置藥餅上施灸,每次每穴各灸兩壯,每壯約燃15分鐘,感覺較燙時適當移動藥餅。每日一次,12次為一療程,療程間休息3天,共治療6個療程。
腸易激綜合征(IBS)是一種常見的胃腸道障礙,以腹痛或腹部不適為特征,伴有...[詳細]
意見反饋 關(guān)于我們 隱私保護 版權(quán)聲明 友情鏈接 聯(lián)系我們
Copyright 2002-2025 Iiyi.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