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 曹仁伯《琉球百問》--------
7.用古人之法,審其用法之時,得其立法之心。學無常師,擇善而從。
--------明 孫一奎《赤水玄珠》--------
8.臨病人于餓頃便處湯劑何敏捷乃爾,要惟有定識于平時,乃克有定方于片刻。
--------清 陸九芝《世補齋醫(yī)書》--------
9.學醫(yī)一道,既不能離開書本,也不能??繒荆纫獞{些經(jīng)驗閱歷,也要懂得經(jīng)籍要義。
--------近代 冉雪峰--------
凡陽虛多寒者,宜補以甘溫,而清潤之品非所定;
陰虛多熱者,宜補以甘涼,而辛燥之類不可用。
——明·張景岳《景岳全書·新方八略·補略》
益火之源,以消陰翳;
壯水之主,以制陽光。
——唐·王冰《素問·至真要大論》注文
陰陽俱不足,補陽則陰竭,滋陰則陽脫。如是者,可將以甘藥。
——《靈樞·終始篇》
“上下交損,當治其中”
——清·葉天士
陰虛之甚者,先回其陽,繼而漸加補陰之藥,是無陰則陽無以化也;
陰虛之甚者,先補其陰,繼而漸加補陽之藥,是無陽則陰無以生也。
——清·王三尊《醫(yī)權(quán)初編》
回陽之中,必佐陰藥;
攝陰之內(nèi),必兼顧陽氣。
——清·葉天士《臨證指南醫(yī)案·脫》華岫云按
善補陽者,必于陰中求陽,則陽得陰助而生化無窮;
善補陰者,必于陽中求陰,則陰得陽升而泉源不竭。
——明·張景岳《景岳全書·新方八略·補略》
春夏養(yǎng)陽,秋冬養(yǎng)陰。
——《素問·四氣調(diào)神大論》
陰癥似乎陽,清之必斃;
陽癥似乎陰,溫之必亡。
——清·顧松園《顧松園醫(yī)鏡·格言匯篡》
五味入口,各有所走,各有所病.酸走筋,多食之,令人癃;咸走血,多食之,令人渴;辛走氣,多食之,令人洞心.辛與氣俱行,故辛入心而與汗俱出;苦走骨,多食之,令人變嘔;甘走肉,多食之,令人怋.推此,則知問其所欲五味,以知其病之所起所在也.------------- <<針灸大成>>
心中了了,指下難明
中醫(yī)是有意無意的騙子
魯迅
李漢彪師傅傳草藥辨認秘訣
草木中空善治風,對枝對葉能治紅.
葉邊有刺皆消腫,葉中有醬撥毒功.
善診者,察色按脈,先別陰陽
太陰濕土得陽始運,陽明燥土得陰自安。
出入廢,則神機化滅,升降息,則氣立孤危。
通陽不在溫,而在利小便。
五藏六府皆令人咳,非獨肺也”《素問·咳論》
“上焦如霧,中焦如漚,下焦如瀆”,“營出于中焦,衛(wèi)出于下焦”《靈樞·營衛(wèi)生會篇》
中醫(yī)辨證
辨舌質(zhì)可驗五臟之虛實,視舌苔可察六淫之深淺
--------近代.曹炳章《辨舌指南》--------
病不應(yīng)脈,當思其?。幻}不應(yīng)病,當思其脈;藥
不應(yīng)病,當思其藥。
--------清.杭世駿--------
證雖重而門類明白者,不須診脈亦可議方,證雖
輕而題目未定者,必須仔細察脈。
--------明.李榳《醫(yī)學入門》--------
濕病在表,一身盡痛;濕病在裏,一身不痛。
--------明.汪昂《醫(yī)方集解》--------
熱在上焦,咽乾口糜;熱在中焦,心煩口渴;熱
在下焦,便秘溺赤。
--------明.李榳《醫(yī)學入門》--------
凡病氣重,則小便必澀;病氣蘇,則便溺漸通。
--------清.程杏軒《醫(yī)述》--------
衛(wèi)虛則外寒而栗,營虛則內(nèi)熱而咳;營虛則咳傷
肺而唾腥;衛(wèi)虛則寒入脾而吐涎沫。
-------《醫(yī)述》--------
逢節(jié)發(fā)病,必非議補之時。
--------清.陸九芝《世補齋醫(yī)書》--------
脈病人不病則病重,人病脈不病則病輕。
--------清.王孟英《王氏醫(yī)案譯注》--------
治病必先辨癥,辨癥須辨兼癥,徐洄溪謂有一癥
不具,即需審慎者,固難為見病治病、知常不知
變者道也。
--------清.費繩甫《孟河費氏醫(yī)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