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首頁 > 內分泌科醫(yī)學進展 > JAMA:家族性高膽固醇血癥患者的2型糖尿病患病率
一項橫斷面分析研究發(fā)現,相比無家族性高膽固醇血癥的親屬,家族性高膽固醇血癥患者的2型糖尿病患病率更低。研究全文3月10日發(fā)表于《美國內科學雜志》。
基于家族性高膽固醇血癥和他汀類藥物的作用機制,膽固醇的跨膜轉運可能與2型糖尿病的發(fā)病相關。為此,荷蘭學術醫(yī)學中心血管醫(yī)學研究室Joost Besseling及其同事開展了這項橫斷面研究。
該研究納入25137例家族性高膽固醇血癥患者和38183名未患此病的親屬,這些人曾于1994——2014年間在荷蘭國家篩查項目中接受過家族性高膽固醇血癥DNA檢測。
研究簡介
家族性高膽固醇血癥患者的2型糖尿病患病率為1.75%,未患此病親屬的2型糖尿病患病率為2.93%(OR=0.62; 95% CI, 0.55-0.69)。校正年齡、BMI、HDL-C、甘油三酯、他汀類藥物使用、吸煙狀況和心血管病史后,家族性高膽固醇血癥患者的2型糖尿病患病率依然更低,為1.44%(差異1.49%,95% CI, 1.24-1.71;OR=0.49,95% CI,0.41-0.58)。
不同基因突變類型的家族性高膽固醇血癥患者,2型糖尿病患病率不同。APOB基因突變患者校正后的2型糖尿病患病率為1.91%(OR=0.65; 95% CI, 0.48-0.87),高于LDL受體基因突變患者的1.33%(OR=0.45; 95% CI, 0.38-0.54)。在LDL受體基因突變患者中,受體缺陷型和受體缺失型患者的2型糖尿病患病率分別為1.44%(OR = 0.49; 95% CI, 0.4-0.6)和1.12%(OR = 0.38; 95% CI, 0.29-0.49)。
研究人員解釋,造成這一結果的可能原因是,細胞內膽固醇水平升高損害了胰島β細胞功能。
研究人員認為,如果這一發(fā)現被縱向分析研究證實,將會使人們更加確信LDL受體介導的膽固醇跨膜轉運與2型糖尿病存在潛在的因果關聯。
研究意義
英國格拉斯哥大學BHF心血管研究中心的David Preiss和Naveed Sattar博士在隨刊述評(JAMA 2015 Mar 10; 313 (10): 1016-7)中寫道,從臨床角度看,家族性高膽固醇血癥患者通常從童年或少年時期起開始接受他汀類藥物治療,該研究發(fā)現這些患者的糖尿病風險較低,提示臨床醫(yī)生可以減少對他汀類藥物致糖尿病風險的顧慮。
最有趣的是,該研究還提示了LDL受體的表達和功能可能對葡萄糖穩(wěn)態(tài)有重要作用。且研究人員強調,可能是胰島β細胞內的膽固醇水平過高影響了其分泌胰島素。然而,LDL受體在體內分布廣泛,不能排除骨骼肌、肝臟、脂肪組織上的LDL受體未受影響。PCSK9抑制劑等降脂新藥的出現為進一步研究LDL受體表達與血糖、肥胖癥及糖尿病風險的關聯提供了重要契機。PCSK9是一種循環(huán)蛋白,可將LDL受體引至肝細胞溶酶體內降解,抑制其再循環(huán)。因此PCSK9抑制劑這類單克隆抗體注射藥物具有與他汀類藥物相似的降脂作用。未來應調查通過其他途徑來降低LDL-C是否對糖尿病風險有影響,且所有大型的調脂藥物臨床試驗均應將糖尿病發(fā)病率作為預設終點。
最后,兩位專家寫道,既往研究已發(fā)現他汀類藥物治療與糖尿病風險相關,該研究為加強對二者關聯的認識提供了重要證據。然而,他汀類藥物治療的整體益處是顯而易見的,該研究結果不會也不應該改變他汀類藥物對心血管高?;颊叩膽迷瓌t。
糖化血紅蛋白(HbA1c)以其穩(wěn)定性佳、簡便易行等諸多優(yōu)勢,近年來被廣泛應...[詳細]
對1型糖尿病的免疫治療距離現實又近了一步,一項早期臨床試驗的結果顯示,輸注...[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