藥源相同的五組中藥對藥介紹
2018-12-11 11:20
閱讀:8285
來源:愛愛醫(yī)
作者:田喜江
責任編輯:點滴管
[導讀] 中藥資源豐富,據(jù)中藥資源普查發(fā)現(xiàn),植物、動物、礦物三天類中藥的種類多達數(shù)萬種,其中以植物類中藥占比最多。許多藥用植物有多個藥用部位,這些不同的入藥部位,有的性味相同,有的性味不同,同一來源植物、性味相同或相近的不同入藥部位的中藥配伍用藥,有時可以比單味藥有更顯著的治療效果,這種配伍方法,屬于中醫(yī)七情配伍理論中的相須、相使用藥法,也可以屬于藥對的一種類型。
中藥資源豐富,據(jù)中藥資源普查發(fā)現(xiàn),植物、動物、礦物三天類中藥的種類多達數(shù)萬種,其中以植物類中藥占比最多。許多藥用植物有多個藥用部位,這些不同的入藥部位,有的性味相同,有的性味不同,同一來源植物、性味相同或相近的不同入藥部位的中藥配伍用藥,有時可以比單味藥有更顯著的治療效果,這種配伍方法,屬于中醫(yī)七情配伍理論中的相須、相使用藥法,也可以屬于藥對的一種類型。
藥對,又稱對藥,即兩味或三味中藥組合配伍使用,產(chǎn)生新的治療作用或消除原有的副作用的用藥法。經(jīng)北京四大多醫(yī)之一的施今墨先生及其高徒呂景山等的推廣應用,現(xiàn)在已經(jīng)被廣大中醫(yī)師所認可并經(jīng)常應用于臨床。
一、益母草、茺蔚子
益母草為唇形科草本植物益母草的地上部分。味辛、微苦,性微寒。歸心、肝、膀胱經(jīng)。功能活血調經(jīng)、利水消腫、涼血消疹。
茺蔚子為唇形科草本植物益母草的果實。味辛、苦,性微寒。歸肝、心包經(jīng)。功能活血調經(jīng)、涼肝明目。
益母草、茺蔚子來源于同一種植物益母草,兩藥都可歸肝經(jīng),肝主藏血,肝為女子的先天,對月經(jīng)有重要的調理作用,兩藥味辛苦能開能泄,可以活血化瘀,因此配伍為藥對以后,活血調經(jīng)之力增,兩藥性味基本相同,藥力無相互克伐之弊。如《醫(yī)學心悟》益母勝金丹:熟地黃、當歸、白芍、川芎、丹參、茺蔚子、香附、白術、益母草。對于月經(jīng)不調諸癥,著者程國彭“予以益母勝金丹及四物湯加減主之,應手取效[1”。
二、地骨皮、枸杞子
地骨皮為茄科植物寧夏枸杞及枸杞的根皮。味甘、淡,性寒。歸肺、腎經(jīng)。功能清熱涼血、退虛熱。
枸杞子為茄科植物寧夏枸杞及枸杞的成熟果實。味甘,性平。歸肝、腎經(jīng)。功能補腎益精、養(yǎng)肝明目。
枸杞子味甘性平、柔潤多液,善于滋陰;地骨皮能入血分而涼血、善退虛熱,因此地骨皮、枸杞子既能滋陰、又能退熱,收效顯著,臨床應用時還可配伍青蒿、鱉甲等藥同用。
三、紫蘇、紫蘇子
紫蘇為唇形科植物紫蘇的莖葉。味辛性溫。歸肺、脾經(jīng)。功能發(fā)汗解表、行氣寬中等。
紫蘇子為唇形科紫蘇的果實。味辛性溫。歸肺經(jīng)。功能降氣消痰定喘、潤腸。
紫蘇、紫蘇子皆可歸于肺經(jīng),味辛性溫能理氣平喘,對于外感風寒所致痰咳氣喘,能降氣定喘止咳,臨床可以配伍萊菔子、厚樸等藥同用。
四、萊菔子、地骷髏
萊菔子為十字花科植物萊菔的成熟種子。味辛、甘,性平。歸脾、胃、肺經(jīng)。功能消食化積、祛痰下氣。
地骷髏為十字花科植物萊菔的枯萎老根。性微辛,味甘,歸脾、胃、肺經(jīng)。功能行氣消積、化痰、解渴、利水消腫。
萊菔子、地骷髏配伍為對藥,善治寒濕客胃、食積氣滯、胸悶腹脹之癥。
五、高良姜、紅豆蔻
高良姜為姜科植物高良姜的根莖。味辛,性熱。歸脾、胃經(jīng)。功能溫胃散寒止痛。
紅豆蔻姜科植物高良姜的種子。性味,辛熱。歸脾、胃經(jīng)。功能溫中散寒,醒脾解酒。
高良姜、紅豆蔻兩藥合用可治胃寒偏勝,胃痛腹脹、嘔吐腹瀉等癥,臨床應用可以加用香附、肉豆蔻等藥。
參考文獻
1(清)程國彭著.《中國醫(yī)學大成46醫(yī)學心悟》.第一版,上海:上??茖W技術出版社,1990年:卷五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