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首頁 > 腫瘤科醫(yī)學進展 > 腫瘤微問答 | 哪些術后的直腸癌患者需要進行輔助化療?
醫(yī)脈通腫瘤微問答節(jié)目第一期,非常榮幸請到中山大學腫瘤醫(yī)院的陳功教授。小編之前在醫(yī)脈通網(wǎng)站和微信征集了結直腸癌臨床治療中遇到的問題,挑選出12個,陳功教授都一一進行了解答,今天和大家分享有關直腸癌術后輔助化療方案的選擇問題。
陳功教授
問:對于直腸癌術后輔助化療方案的選擇,哪些術后的患者需要進行輔助化療呢?
陳功教授:這也是目前沒有定論的一個問題,目前我們大家從NCCN指南上可以看到,直腸癌的術后輔助化療基本就是參照結腸癌來做,因為根本就沒有研究專門對比同步放化療以后化療到底怎么做,很多meta分析都是回顧性的。
目前有兩個問題還沒有解決,第一個問題就是已經(jīng)接受了術前同步放化療的病人,術后再來做輔助化療還有沒有好處。前期的研究基本都是以氟尿嘧啶單藥為基礎,如果是氟尿嘧啶單藥為基礎的話,已經(jīng)接受同步放化療的病人確實術后要不要做輔助化療還有爭議,有的人認為沒有好處,有的人認為有好處。第二個問題,現(xiàn)在已經(jīng)進入奧沙利鉑的時代,加上奧沙利鉑會不會有改觀,這完全是另外一個情況。
在早期的研究中,回顧性研究發(fā)現(xiàn)兩點很有意思的問題,其實大家想一想哪些病人需要做輔助化療,一方面從預后的角度,如果同步放化療以后降期不理想,放化療前是Ⅱ、Ⅲ期放化療后還是Ⅱ、Ⅲ期的預后不好的病人,應該術后去做化療,所以推薦這部分病人去做,這是從預后的角度去考慮。
從療效的角度來講,如果病人對術前的同步放化療都不敏感(降期不理想就表明病人是對術前的同步放化療不是很敏感),會不會變成對術后的輔助化療也不敏感。雖然病人需要治療,但是如果不敏感的話,是不也不應該給他治療,因為不能讓他得到好處。目前因為沒有隨機對照研究,所以我們很難說明到底有沒有好處。但是2014年ASCO公布的韓國的一項研究第一次針對這個問題展開了調(diào)查。在該研究中,術前接受5FU增敏單藥同步放化療以后,對于降期沒有到Ⅰ期的病人,就是放化療后仍然是Ⅱ期的病人,就在手術后一組用5FU,一組用5FU加奧沙利鉑。研究表明加了奧沙利鉑以后明顯的改善了生存,而且這種改善Ⅲ期比Ⅱ期明顯,這一點結果跟結腸癌的結果是一致的。
所以我覺得在沒有數(shù)據(jù)的時候,我們結合結腸癌的數(shù)據(jù)來外推是完全可以的。但是如果說對術前同步放化療已經(jīng)達到PCR的病人,預后非常好,我覺得如果身體狀況不是太好不一定要治療,可以不化療。但是從另外一個角度去考慮,畢竟術前同步放化療的療效比較短,一般只有三個月,如果按照化療的療程只是一半,所以對那些身體狀況比較好的病人,只要沒有太大的毒性,我覺得對術前同步放化療達到PCR的反應很好的病人,我覺得術后再給他做補充三個月的輔助化療也是可以考慮的,因為這些病人可以預見到他對化療的敏感性會比較好。
肺癌已成為我國惡性腫瘤發(fā)病率和死亡率之首,分別占比19.59%和24.87...[詳細]
在我國,肺癌發(fā)病率位居惡性腫瘤首位,約為46.08/10萬,占所有惡性腫瘤...[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