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RI檢查技術(shù)——頸部
2018-06-06 20:37
閱讀:12948
來源:中華放射學(xué)雜志
作者:南*雪
責(zé)任編輯:南山雪
[導(dǎo)讀] MRI檢查技術(shù)——頸部
(一)喉部、 甲狀腺、 甲狀旁腺 MRI技術(shù)要點及要求
1. 線圈: 頸線圈、 頭頸聯(lián)合線圈、 脊柱相控陣線圈。
2.**: 仰臥位, 頭先進。定位中心及線圈中心對準喉結(jié)。
3. 方位及序列:
平掃序列: 以軸面為主, 掃描T2WI、 fs-T2WI[短時間反轉(zhuǎn)恢復(fù)(short time inversion recovery, STIR) 序列或水脂分離]和 T1WI序列, 輔以矢狀面 T2WI和 T1WI及冠狀面 fs-T2WI(STIR或水脂分離)。掃描基線: 軸面: 垂直于喉腔長軸, 范圍上含會厭上緣, 下至第六頸椎體下緣水平; 矢狀面: 平行于喉咽腔正中矢狀線, 范圍包含喉部兩側(cè)軟組織外緣; 冠狀面: 平行于喉咽腔長軸, 范圍覆蓋喉結(jié)至乳突后。
增強掃描序列: 軸面、 矢狀面及冠狀面fs-T1WI均需掃描。
4. 技術(shù)參數(shù): 基本原則為適當提高空間分辨率 。 層 厚 ≤3.0 mm,層 間 隔 ≤ 層 厚 × 10% , FOV(200~230) mm ×(200~230) mm,矩 陣 ≥256 ×224。按照常規(guī)劑量和流率靜脈注射釓對比劑。
5.圖像要求:
(1) 顯示喉部、 甲狀腺、 甲狀旁腺細微解剖結(jié)構(gòu), 兩側(cè)對稱顯示;
(2) 頸部淋巴結(jié)的觀察應(yīng)加大掃描范圍, 顯示頸部淋巴結(jié);
(3) 無明顯吞咽運動及血管搏動偽影, 偽影不影響靶區(qū)結(jié)構(gòu)的影像診斷。
(二) 頸部軟組織MRI技術(shù)要點及要求
1.線圈: 頸線圈、 頭頸聯(lián)合線圈、 脊柱線圈。
2.**: 仰臥位, 頭先進。定位中心及線圈中心對準喉結(jié)。
3. 方位及序列:
平掃序列: 以軸面為主, 掃描T2WI、 fs-T2WI(STIR)、 fs-T1WI 序列, 輔以矢狀面T2WI 和 T1WI 以及冠狀面 fs-T2WI(STIR 或水脂分離)。掃描基線: 軸面: 垂直于頸部長軸, 范圍上至硬顎, 下至胸骨切跡或覆蓋病變 ROI; 矢狀面: 與頸部正中矢狀線平行, 范圍包含頸部兩側(cè)軟組織或病變 ROI; 冠狀面: 平行于頸部上下長軸, 方位覆蓋喉結(jié)至乳突后。
增強掃描: 軸面、 矢狀面及冠狀面fs-T1WI均需掃描。
4.技術(shù)參數(shù): 層厚 5.0~6.0 mm, 層間隔≤層厚×20%, FOV(200~260)mm×(200~260)mm, 矩陣≥256×224。按照常規(guī)劑量和流率靜脈注射釓對比劑。
5.圖像要求:
(1) 顯示頸部軟組織解剖結(jié)構(gòu), 兩側(cè)對稱顯示;
(2) 無明顯吞咽運動及血管搏動偽影。
(三) 頸部血管MRA的技術(shù)要點及要求
1.線圈: 頸線圈、 頭頸聯(lián)合線圈、 脊柱線圈。
2.**: 仰臥位, 頭先進。定位中心及線圈中心對準兩側(cè)下頜角連線水平。
3. 方位及序列:
(1)三維 PC-MRA: 冠狀面掃描, 包括全部頸部血管, 上至基底動脈, 下至主動脈弓。設(shè)定相應(yīng)快流速編碼 (50~120 cm/s) 約為目標血管最大流速的 120%, 獲取頸部動脈像, 設(shè)定慢流速(15~30 cm/s)獲取頸部靜脈及動脈像。
(2)三維TOF-MRA: 軸面掃描, 垂直頸部血管, 范圍上至基底動脈, 下至主動脈弓, 獲取頸部動脈像。
(3)二維TOF-MRA: 軸面掃描, 垂直頸部血管, 獲取頸部靜脈像。
(4)三維對比增強 MRA: 冠狀面掃描, 包括全部頸部血管, 上至基底動脈, 下至主動脈弓。
4. 技術(shù)參數(shù):
(1)二維 TOF-MRA: 在掃描范圍下游放置空間飽和帶, TR、 TE均為最短。
(2) 三維對比增強 MRA: 單期掃描時間≤20 s, 靜脈注射釓對比劑, 流率 2 ml/s, 劑量 0.1~0.2 mmol/kg, 然后注射等量生理鹽水。掃描注射對比劑前蒙片, 注射對比劑后掃描至少2個時相 (動脈像及靜脈像)。
5. 圖像要求:
(1)提供 MIP 重組三維血管像;
(2) PC法序列分別顯示相應(yīng)頸部動脈像或靜脈像;
(3)三維 TOF-MRA 序列應(yīng)顯示頸部動脈像;
(4)二維 TOF-MRA序列顯示頸部靜脈像;
(5) 三維對比增強 MRA 分別顯示動脈像和靜脈像, 動脈像盡量減少靜脈像的污染;
(6)非對比劑法大部分血管段能顯示;
(7)血管邊緣清晰銳利, 無運動模糊, 無明顯背景軟組織影, 無其他偽影影響診斷。
版權(quán)聲明:
本站所注明來源為"愛愛醫(yī)"的文章,版權(quán)歸作者與本站共同所有,非經(jīng)授權(quán)不得轉(zhuǎn)載。
本站所有轉(zhuǎn)載文章系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且明確注明來源和作者,不希望被轉(zhuǎn)載的媒體或個人可與我們
聯(lián)系zlzs@120.net,我們將立即進行刪除處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