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首頁 > 腫瘤科醫(yī)學進展 > 人體細胞沒有“七年之癢”
“今非昔比”的感受,并非源自細胞的新陳代謝,而是由于大腦中神經細胞突觸連接的變化。
細胞的正常代謝,不會讓你變成一個不同的人。“七年之癢”,與大腦中神經細胞突觸連接的變化有關,因為突觸連接的數(shù)目和連接強度決定了我們的感官思維記憶。“七年之癢”,也與多巴胺的分泌及基因有關。
現(xiàn)在“七年之癢”已成為感情變化的專用描述,也成為許多人失戀療傷金句。他們這樣解釋七年之癢的理論:人體細胞新陳代謝,每三個月會替換一次,隨著舊細胞的死去,新細胞則誕生。由于不同細胞代謝時間和間隔的不同,將一身細胞全部換掉,需要七年。也就是說,在生理上,我們每七年就是另外一個人。
細胞真的也有“七年之癢”嗎?我們的感情變化與細胞的新陳代謝有關嗎?
人體一共有40萬億—60萬億個細胞,我們需要通過細胞的新陳代謝活動提供能量,在這個過程中,不斷有細胞衰亡,也不斷有新的細胞出現(xiàn)。從細胞結構和功能方面來說,新細胞與衰亡的細胞是一樣的,因此并不會對人體有大的影響。因此,細胞的正常代謝,不會讓你變成一個不同的人。
細胞代謝的確有一個周期,但不是所有細胞都按照同一個周期來更新。比如,皮膚上皮細胞的更新周期為28天,味蕾上的味覺細胞10天到2周更新一次,胃黏膜上皮細胞的更新是6天,腸黏膜細胞更新周期只需3天……還有些更換周期很長的細胞,比如心肌細胞,瑞典科學家2009年證明心肌細胞以每年1%的比率更新,年齡越大更新越少。有的大腦細胞是從不更新的,比如中樞神經細胞,自人出生之日就已設定好,無法增加也無法更新,年紀大后中樞神經細胞還會減少。中樞神經細胞的不變,也正是我們的記憶能長久不變的原因。
這只是部分細胞的新陳代謝周期,而且多為估算值,沒那么精確。因為人體的細胞種類太多,每種種類的細胞數(shù)量也很大,情況復雜,比如,同一器官不同位置的細胞壽命不同,各人健康狀況不同,細胞更新速度也會不同。
因此,“細胞每三個月替換一次”的說法也是不正確的,全身細胞七年一換的理論,是沒有證據(jù)可以支持的。
讓人產生“今非昔比”、“物是人非”感受的,并非細胞的新陳代謝,而是大腦中神經細胞的突觸連接——突觸連接的數(shù)目和連接強度決定了我們的感官思維記憶,也決定了我們對新信息的接收、保存能力。大腦里有10的11次方個神經細胞,它們之間彼此通訊,形成100萬億個突觸。神經細胞相互作用形成神經細胞集群,這些集群則構成大腦的不同區(qū)域,控制人的行為。雖然神經細胞無法或很難再生,但突觸之間的連接能力是可以改變的。如果你覺得你比幾年前有了思維、記憶方面的變化,那是與你的日常用腦習慣有關。
“七年之癢”,也與多巴胺的分泌有關。多巴胺是下丘腦和腦垂體中的一種關鍵神經遞質,能直接影響人的情緒。愛情能催生多巴胺的分泌,讓人感到愉悅,并認為是對方帶來的幸福感。但它并不能一直維持,當大腦感到疲累時,多巴胺分泌減少或消失,人們就會從愛情的美夢中醒過來,進而否定感情,尋找新的“**”。
“七年之癢”,與基因還有關系。加州大學伯克利分校和美國西北大學的合作研究顯示,基因通過影響個人對情感氛圍的敏感度,影響個人的婚姻滿意度。
肺癌已成為我國惡性腫瘤發(fā)病率和死亡率之首,分別占比19.59%和24.87...[詳細]
在我國,肺癌發(fā)病率位居惡性腫瘤首位,約為46.08/10萬,占所有惡性腫瘤...[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