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首頁 > 肝病科醫(yī)學進展 > AnnalsofSurgery:IHP治療實體瘤肝轉移獲益較佳
對于對于結直腸癌(CRC)及其他實體惡性腫瘤患者而言,無法通過手術切除的孤立性肝臟轉移(LM)常為患者總生存(OS)結局的主要決定因素。美國匹茨堡大學的AmerH.Zureikat博士等人提出一種假設,即對于各種病理結果的實體腫瘤患者,通過灌注不同的藥物進行肝臟隔離灌注(IHP)后,可取得較佳的緩解率和安全性。研究人員同時對對IHP治療孤立性肝臟轉移LM的結局進行了評價。這項研究結果發(fā)表于2013年10月28日在線出版的《AnnalsofSurgery》雜志上。
研究設計
研究人員對一項前瞻性數(shù)據(jù)庫進行了回顧性考察,該數(shù)據(jù)庫所涵蓋的實體瘤LM患者因無法進行手術而接受IHP治療。共有91例患者于2003年至2012年期間完成了IHP治療。其中原發(fā)腫瘤病理結果為CRC的患者=54例,非CRC患者=37例(眼部/皮膚黑色素瘤=32例,膽管癌=3例,闌尾癌=1例,乳腺癌=1例)。IHP所用藥物包括馬法蘭(n=69)(CRC=32,非CRC=37)、奧沙利鉑(n=10)(CRC)或奧沙利鉑+5FU(n=12)(CRC)。所有CRC患者均植入了肝動脈灌注(HAI)泵。
研究結果
研究結果顯示,有3例(3.3%)患者在術前死亡。CRC、黑色素瘤及膽管癌患者緩解率分別為68.2%、57.1%及100%。接受5FU+奧沙利鉑、奧沙利鉑或馬法蘭治療的CRC患者緩解率分別為83.3%、66.7%及60.9%。CRC患者的中位OS(自IHP之日起)為23個月(95%置信區(qū)間:15-28個月)。單變量分析結果表明,在1年之內,IHP治療的CRC患者繼以HAI-FUDR(氟尿苷)治療為OS改善的唯一相關因素(P=0.043)。
結論
該研究結果表明,無法進行手術的實體瘤肝轉移患者通過IHP治療可取得極佳的緩解率。此外,IHP-HAI治療CRC患者可改善局部控制,從而可能改善患者生存結局。
知識鏈接
不能手術治療的孤立性肝轉移(LM)常意味著不佳的預后,這也成為實體瘤轉移患者生存的主要決定因素。比如,美國每年有160000例結直腸癌(CRC)患者,其中15%至20%患者的唯一或主要轉移部位為肝臟。在該患者亞群中,僅有10%至20%可通過手術切除后,取得“根治”[5年總生存率(OS)為58%]獲益。對于無法手術的結直腸癌肝轉移(CRCLM)患者,全身性一線化療科取得70%的緩解率,患者中位OS可達2年,38%的患者因此可進行切除治療。然而在進行二線或“挽救性”治療時,化療的結果較差,緩解率僅為4%至28%,患者生存期短于13個月。
目前無法手術的LM患者有兩種局部治療手段,即肝臟隔離灌注(IHP)及肝動脈灌注(HAI)治療。兩種手段均利用了肝動脈對腫瘤血液供應的偏異性,從而在最大程度降低全身毒性的同時,強化肝臟治療。根據(jù)相關報告,各種組織學類型實體瘤患者,尤其是曾接受過多重治療的結直腸癌肝轉移患者,通過馬法蘭進行IHP后,其緩解率高于50%。一項目前為止最大規(guī)模的系列研究發(fā)現(xiàn),無法手術的CRCLM患者(78%曾接受過化療)經(jīng)IHP治療后,患者緩解率可達61%,患者中位OS為17個月。更為重要的是,IHP繼以HAI-FUDR (氟尿苷)治療與CRC患者無肝臟進展生存期延長與OS延長間存在顯著關聯(lián)。
在新藥取得成功之前,應用口服核苷(酸)類似物(NA)治療慢性乙型肝炎(簡稱...[詳細]